风传花信,雨濯春尘。为深化对美好教育的理解与实践,共享灵动课堂建设的智慧与经验,共塑学生智慧成长的美好与未来,构建更加开放、合作、共赢的教育生态。
2024年4月19日上午,湘潭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教学开放日活动在湘潭市二中举行,并邀请了全市广大教师前来参观指导。语文、数学、英语教研组各推荐了两堂优质课程。
课堂实录

(陈可照片)陈可老师的“探景明其妙,风雪知英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之环境描写”,通过小组合作感悟主题,加强学生的深度学习。从细节处着手,管中窥豹,巧妙的和大单元主题联结起来,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激发对文学的兴趣,拓展了文学鉴赏能力,使课堂教学功能出现了倍增效应。

(张祎照片)张祎老师的“动人心者先乎情,披文入情始于言——《拟行路难》(其四)《临安春雨初霁》联读”,以学生熟知的交流工具——朋友圈为载体,创设情境,结合小组讨论、配乐诵读和课堂练笔,让学生走进诗歌,找寻理解诗歌的情感密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有所思、有所言、有所悟,创设了主动、互动和生动的语文学习课堂。

(张姣照片)张姣老师的《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整个课堂,注重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活动有新意、有渗透、有条理,打造了“生动、活动、灵动”的课堂。

(苏苏瓦照片)苏苏瓦老师上了《超几何分布》,授课过程中,老师积极展示学生的求解过程,采用对比教学,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努力突破知识难点,积极展示学生的探究结果。

(彭喜梅照片)湘潭市英语学科带头人彭喜梅老师执教的《heritage in danger》,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三部分由学生自主探究与拓展的学习活动。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同时启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最后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保护遗产的重要性以及该怎样行动,以增强学生对濒危遗产保护的责任感。

(全婷照片)青年教师全婷带来的必修三第三单元阅读课,通过在导入部分创设真实情境,激活学生背景知识,引领学生进行思考。精读部分对互联网三个优点分别设置任务,以任务驱动促使他们积极阅读与探究,同时让学生思考互联网弊端和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最后通过回到对标题的探讨来总结全文。
教学研讨

(评课语文照片)语文教研员谢静肯充分定两位年轻教师的课堂,并做出精彩点评:教学设计巧妙,师生对话充分。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投入,互动频繁,气氛活跃。学生学有所获。通过整堂课的学习,学生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能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读写结合的作业,表达积极,表现精彩。

(评课数学照片)老师们结合听课情况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教科院副院长颜望辉对两堂课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课程设计思路新颖、有效,课程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研与讨”的主体地位,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参会老师们在充分肯定了上课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对新教材、新课标的准确把握之后,也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

(评课英语照片)各兄弟学校的老师们给出了一致的好评,并提出了自己的宝贵建议。湘机中学的黄健老师结合自己的英语教学课题研究成果对两堂研讨课进行了点评:他认为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英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构建逻辑链,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撰文:语文、数学、英语教研组